Zhongtian Story
中天故事
周映:泥泞留痕 扎根中天

       风雨笑谈几苍茫,不问回报问成长。2006年9月,怀着青春的激情与对未来的憧憬我敲开了中天的大门,从彼时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中天恒筑钢构的一名普通的深化设计人员。那一年我24岁,内心虽有初出茅庐时的彷徨,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志存高远,男儿发愤,终能春意盎然。


 d152ac750719aa260cf0eb142bede64.jpg


成长路上 只问贡献

       

       入职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便是钢构公司重钢厂房项目的深化工作。那时公司的技术力量还较为薄弱,仅有的两名技术人员需要承担起钢构公司全部的深化设计工作。

       重责在肩,工作虽然忙碌,但我们深知深化环节对于项目进度与安全的重要性,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需努力提升公司标准化水平,逐步建立起钢结构标准化深化模型。随着中天恒筑钢构加工厂房的建成投产,我对项目的完整性有了初步的理解,也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想要建成一个合格的项目,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图纸深化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图纸深化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加工制作、施工相配合,才能更加简洁、快速地完成业主的各项要求,才能提高施工的便捷性和经济性,提升深化价值,以更好的解决项目进度、安全、质量之间的冲突。

       第二个深化的项目是中天氟硅300号单体项目,1200多吨,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我和另一个同事奋战八昼夜,完成了全部图纸的深化工作,上交了一份让公司及业主满意的答卷。经过一年多的探讨、摸索与改进,公司的深化设计能力日趋成熟,逐步建立起全套的标准深化体系。

       这是快速提升自我的一个阶段,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段。凭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规范的出图质量,2007年12月,我被提拔为技术经理,那年我25岁。回想起这段艰苦岁月,虽辛苦,但却意义非凡,桌上的烟头见证了奋战的日日夜夜,陪着我的是门口婆娑的树影、清脆的虫鸣,以及内心一往无前的信念!

       在夯实技术专业能力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希望能在更突出的岗位上为中天做贡献,过程中技术团队也在慢慢成形。但当时公司行业知名度、工资水平都不高,人员稳定性差,团队的组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在图纸深化之余,还扛起了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一边在网上搜寻简历,一边不断发动周边的同事,引进岗位匹配度较高的员工。随着人才市场及公司内部员工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公司规章制度不完善、待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我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深度思考,想法设法解决人才流失和储备问题,建立激励制度方案,随时随地了解他们工作情况及心路历程。经过3年的努力,部门从两人发展成十余人的技术团队,组织实施了如中远船务、中天氟硅、沈阳全运会场馆、保利威座等一大批工程项目,为中天钢构深化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也完成了入职时公司总经理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一批优质的项目,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现如今,中天恒筑钢构以最初的骨干为核心,已组建成超30余人的强大深化团队。


4cf24aae905b630088f3afaf621fec5.jpg 


持续学习  勇于担当


       奋斗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穿越风风雨雨、创造美好生活的背后,必然是一份百折不挠的韧劲,一股直面风雨的豁达和一种锐不可当的力量。

       2011年5月,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因公司发展需要,我被调到当时合约部任副经理,开始从事市场经营工作。新工作面临新思维,初到合约部的我,犹如初入职场的新人不知从何下手,只能静下心来,整理思路,将市场经营工作内容分解,学习掌握标书的制作要义。

       由于有了技术部的经验,这次调任合约部组建团队就得心应手很多。那年我29岁,是迈入而立的关键一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4年的努力,公司从合约部转型为独立的经营部,钢构业务量翻了几番,从2亿增长到7亿,人员配置从一开始3人发展为现在的9人,从只有预算员的经营团队,成长为集预算、资信、法务为一体,能报价、能投标、可控风险的经营团队,在此期间我也多次荣获集团多项荣誉。荣誉傍身,让我深感荣幸与自豪外,也深受鼓舞,更不敢懈怠,只能不断向前。

 

认真履职  从不抱怨


       生活不会亏待认真努力一丝不苟的人,中天亦如是。继2015年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兼经营部经理,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班子的一员,主管业务经营后,2018年7月,我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同年9月,由于公司管理班子分工调整,除主管业务经营以外,我还同时分管成本部和法务部。身兼业务经营、成本及风险管控两大主线,既要抓业务,又要抓风险防控,且两边都是硬骨头,因为这些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的好与坏,甚至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作为风险管控中尤其重要的一环——成本管控,在接手时,深知任重而道远。面对近年公司业务量的凸涨,提升人员能力成了我的首要任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进行培训实践,理论实践两手抓。那年我36岁,那个最初意气风发的职场少年已蜕变成了稳重成熟的团队管理者。

 

与公司共比肩

       从最初的几套桌椅、几台电脑到现在拥有完善的办公硬件,从业务最初的寥寥千万到现在年营业额20多亿,从景观大道到鹤亭街,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我在想:是什么让我一直坚持?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信念,是保持谦逊、不骄傲的工作态度,是奋斗为本、实干为本的中天价值观,是积极、进取向上生长的中天文化观。那股锐不可当的向上力量,让每个来到这里的员工不自觉的奋力向前。现在回过头看,那时那个初出茅庐时有些许彷徨的少年,或许只是抱着过来试试看的心态,最后却跟随着公司一起成长,也印证了那句古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年我39岁,入职中天16年,与中天一起奋斗的日子仍在连载。


法律声明
隐私政策